《李逵探母》首演65周年 侯宇力邀楊赤再續(xù)“李袁”合作佳話
不久前剛剛推出京劇老旦唱片的北京京劇院優(yōu)秀青年老旦侯宇,將于7月30日特邀京劇表演藝術家、袁派傳人楊赤與弟子胡濱一道,在長安大戲院聯(lián)袂演出《李逵探母》,之前還將演出《盜仙草》一劇。
京劇《李逵探母》是已故京劇表演藝術家、教育家李金泉先生創(chuàng)演的一出以老旦為主的經典劇目,也是最能體現(xiàn)“新李派”表演和演唱特色與風格的扛鼎之作,是最考驗演唱和表演功力底蘊的老旦看家戲。劇中最為戲迷熟悉的“淚雖干今日里又漣漣”唱段,也是老旦行當從未有過的【反西皮二六】板式。這個新創(chuàng)造的腔調細膩奔放、激越委婉,剛中有柔、柔中寓剛,傳神地展現(xiàn)出母子之間久別相逢,凄涼悲苦的復雜情感。此外,該劇在劇本、表演等多方面都有所突破,是一部提升拓寬老旦行當表演空間的里程碑之作。
從藝三十年之際,侯宇在此次個人專場演出中選演這出高難度的《李逵探母》,既是潛心問藝的成果匯報,也是敬畏前輩的歷練。在學演此劇的過程中,侯宇得到其恩師、當代杰出的李派傳人趙葆秀的傾囊相授,她幫助弟子揣摩分析人物,精心研磨唱腔,體現(xiàn)了老一輩藝術家的責任擔當與藝術情懷。
侯宇表示:“學演前輩的經典劇目,不能死學或是不假思索地照搬,更不能輕易地去改動或是按照個人的所謂理解去刻畫、演繹人物。而是要通過一部經典劇目的繼承和學習,去理解揣摩這個流派在演繹塑造人物上的方法,讓技與藝成為塑造演繹人物的手段和方法,絕不能賣嗓子或是炫技。學習經典劇目就是要原汁原味地繼承,不能做盲目的所謂創(chuàng)新,那樣也就失去了繼承的意義和價值。”
侯宇作為青年一代京劇老旦的佼佼者,在遵循老旦行當表演程式的前提下,善于借鑒運用多種藝術表現(xiàn)手段,所塑造和演繹的人物頗具時代氣息,擁有了不少青年戲迷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京劇《李逵探母》是老旦李派、花臉袁派兩大流派的創(chuàng)始人李金泉和袁世海的珠聯(lián)璧合之作。今年恰逢該劇首演65周年,又是兩大流派創(chuàng)始人李金泉逝世10周年和袁世海逝世20周年。為此,侯宇特邀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袁派架子花臉傳人、京劇名家楊赤聯(lián)袂演出,再續(xù)兩大藝術流派的合作佳話。
文/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